雖然塑膠在應用上有很多的便利性與優點,但在塑膠廢棄物的處理上,卻會造成環境的污染。由於塑膠無法在自然環境中被微生物菌所分解,甚至於以添加其他的物質也無法徹底的妥善處理,所以到目前為止,塑膠廢棄物僅能以焚化的方式處理,因此許多專家也試圖發明一種具有塑膠的便利性且能對環境更友善的材料來取代塑膠,因此造就目前世界上被熱烈討論的新環保科技材料─生物可分解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成為未來許多產業發展的趨勢。
生物可分解材料的製成是以天然的生物材料為基質,如:微生物、植物(例如玉米)與動物等。生物可分解材料於使用後,可用堆肥的方式回歸於大自然,滋養微生物、植物與動物,所以原料來源可不斷重複取得,符合永續性的原則。
生物可分解材料在整個產品的生命循環過程中,無論在生產與廢棄物處理均較傳統塑膠對環境產生較少的毒性,所以生物可分解材料較傳統塑膠更符合生態環境的效益。
現階段雖然生物可分解材料的價格比傳統塑膠為高,然而隨著各國意識到重視經濟成長時也必須考慮生態保護的問題,所以產品的附加價值及生命週期的整體成本與對環境的衝擊,必須一併評估。
由於全球石油存量日漸減少,所以傳統塑膠材料的價格在未來將只增不減,產業發展也已達飽和狀態,產品銷售毛利不如往常,反之,生物可分解材料的原料取得不受限制,且為萌芽的階段,綠色行銷的趨勢,可預知材料本身的價格將只減不增,加上各國逐漸增加對傳統塑膠的高回收處理費與關稅,也將是生物可分解材料未來價格競爭的優勢。
美國廠商以玉米為原料,將玉米澱粉發酵成乳酸,將乳酸聚合為聚乳酸(Polylactic Acid簡稱為PLA) ,而做成生物可分解材料,目前已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