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穀物協會第十六屆國際行銷會議暨第59屆會員年會於2019年2月11~15日在哥倫比亞卡塔赫納舉辦。大會目的是評估現有方案、確定新的機會和優先事項、制定未來二年的行銷戰略、促進協會內部的協調與溝通,並分享關於優先議題的資訊等。
卡塔赫納是哥倫比亞的重要港口城市,而哥倫比亞更是美國玉米的第四大市場,也是美國乙醇的第十大市場。作為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夥伴,哥倫比亞在2017-2018年度進口美國穀物及相關產品(GIAF)總量為634萬噸(2.5億英斗),比前一年增長11.9%,更比2012年生效美哥自由貿易協定剛生效時增加了十倍之多。
這個會議對所有海外市場的發展和問題解決具體方案的訂定非常重要,所有參與者都可以相互分享他們的知識、想法、經驗、專案學習、市場洞察和未來的前景。會議期間許多議題被討論,比如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對市場的影響、與中國的貿易挑戰、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以及反傾銷和反補貼稅在南美洲的情況下。所有出席者都認為政策影響全球貿易方案,更期待美國穀物協會能夠在消除貿易壁壘和促進玉米、高粱、大麥、DDGS 和乙醇貿易計畫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穀物協會駐台代表盧智卿在第一天的Town Hall Meeting,和其他國家代表一起坐在台上接受台下300名與會者的即席問題,被問到台灣市場最大的機會在哪裡?盧代表特別把近來農委會及養豬產業在防疫上所做的努力向與會者說明,今年六月台灣將可向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申請恢復為口蹄疫非疫區,同時也全力防堵非洲豬瘟入侵,產業最大的發展機會,就是未來台灣可望成為亞太區域內安全肉品的供應者!
美國穀物協會主席暨首席執行官湯姆‧斯萊特先生表示,美國穀物協會散布在全球各地同仁所建立起來的網絡連結是我們成功的關鍵。在當今瞬息萬變的貿易環境中,我們的員工包括穀物貿易商、乙醇專家和營養學家,他們在我們日益複雜的世界市場上開展工作,持續為美國穀物、增值產品和乙醇的市場開拓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