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物新聞

醇基燃料崛起:ATJ與乙醇如何重塑全球航空減碳格局?

By 2025-04-01 10 4 月, 2025 No Comments

在推廣生物燃料和助力全球碳減排的全球努力中,美國穀物協會始終扮演著積極的角色。協會堅信,通過推廣乙醇等生物燃料的使用,可以提高能源的永續性並促進全球環境保護。在此宗旨指引下,協會近日參與了在中國四川舉行的永續航空燃料(SAF)產業跨國合作對接會。

在會議中,協會區域乙醇顧問吳文明(Aaron Goh)深入探討了《可持續原料探索:醇制噴氣燃料(ATJ)與乙醇對全球可持續航空燃料(SAF)供應的重要性》。 他的演講詳細闡述了ATJ技術的現狀和潛力,以及乙醇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在降低航空業碳足跡中的重要作用。 這一主題分享向行業專家及相關方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深入洞察。

以下是吳文明在會議中的主要演講要點概述: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規劃,航空業將在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並計劃到2030年將碳排放強度降低5%。 為實現這一目標,航空業亟需找到替代傳統化石燃料的可持續航空燃料(SAF)。 其中,醇制噴氣燃料(ATJ)作為一種主要的生物基燃料技術,逐漸成為全球航空燃料供應鏈中的支柱技術。

ATJ技術:從實驗室到商業化

ATJ技術將乙醇轉化為乙烯,並通過低聚化、精餾、加氫等工藝生成噴氣燃料。 該工藝的最大優勢之一是其高效的碳轉化率,碳元素幾乎零損失,顯著降低全生命週期碳排放。 由於乙醇具有廣泛的原料來源,可利用玉米乙醇、高粱乙醇、纖維素乙醇及廢棄物衍生乙醇。 ATJ技術被認為能夠大幅提高SAF的供應能力,同時推動農業副產物的再利用,從而減少整體碳排放。

根據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技術經濟分析,醇轉噴氣燃料(ATJ)及加氫酯和脂肪酸 (HEFA)技術是目前最具經濟效益的SAF生產技術。 在商業化和成熟的生產過程中,這兩種技術展示了最低的生產成本,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 特別是ATJ技術,利用乙醇作為原料,為企業提供了最具成本競爭力的生產路徑,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全球乙醇供應鏈與政策東風

隨著全球對可持續航空燃料需求的激增,ATJ和乙醇逐漸成為航空燃料供應鏈中的關鍵組成部分。 據國際能源署(IEA)估計,要實現國際民航組織(ICAO)2030年減少5%碳排放的目標,全球SAF產量預計需達到約175億升。

美國穀物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乙醇貿易量達100億升(25億加侖),超過60個國家已制定乙醇扶持政策,隨著諸多國家致力於利用乙醇在環境、人類健康和經濟方面的優勢,這一數位還在持續增長。 而乙醇的規模化供應為ATJ技術奠定了原料基礎。

在這一目標的推動下,ATJ專案正在全球範圍內快速發展。 目前,全球範圍內多個ATJ專案正在籌建或進入商業化階段。

各國SAF政策加速落地:

  • 歐盟:強制要求2050年SAF摻混比例達70%;
  • 中國:目標2025年前投用1000萬噸SAF,2030年混配比達15%; 作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場,這進一步推動了SAF的需求;
  • 美國:2030年SAF目標30億加侖,ATJ與HEFA被列為核心路徑; 2035年ATJ或占本土供應40%;
  • 亞洲多國:韓國、新加坡、泰國等均設定1%-8%的SAF強制目標。

ATJ專案加速佈局:2030年產能或佔全球需求的15%

據IEA Bioenergy統計,全球規劃的ATJ專案若全部在2030年前投產,總產能將達175億升(2030年目標)的15%,成為ICAO減排目標的重要支撐。 典型案例包括:

可持續航空燃料的未來展望

在全球航空業加速低碳轉型的背景下,ATJ技術與乙醇原料將在SAF供應鏈中發揮關鍵作用。 隨著工藝優化和政策驅動,ATJ的生產成本有望持續下降,產能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根據S&P Global預測,到2035年,ATJ將與HEFA共同主導北美和歐洲的SAF市場,而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也將依託該技術推進航空脫碳。 這一轉型不僅重塑了傳統燃料格局,更實現了農業資源、能源轉型與氣候目標的協同發展,為全球航空業凈零排放提供了創新路徑。

Language ▾